第65章
林琳想到林璧的時候, 林老爺和老夫人也都想到了那位留書出走的林大少爺。
林老爺這個年紀也不知道還能不能再有子嗣,若沒有子嗣, 那抛開被綁走的小兒子, 長子就是他唯一的男丁了。所以将長子找回來勢在必行,但前提是得先知道長子的下落。
他們不知道,但林琳知道呀!
她當初派了鬼侍一路護送林大少主仆,可不是為了保障他們的安全。可以說林琳不光知道林大少住在什麽地方, 還知道喬嬷嬷母子的下落, 就連晏府在什麽方向, 林琳雖然沒去過,卻也能順着地址找過去。
阖家上下, 怕是只有林芊芊是最不想林大少回來的人,這一點林琳清楚,林老爺母子也是心知肚明,為此老夫人明知道林芊芊想要管家權,都不曾放手,生怕目前唯一僅剩的孫子再因着雞毛蒜皮的小事跟他們隔心。
其實找回林大少一來是香火問題,二來也是不想讓家醜外揚。若說感情…這種東西在林家就是個奢侈玩意。
然而林芊芊的想法卻總是會受到那份重生記憶影響。記憶裏她長兄不顧念親情的攆走母弟,不念手足之情的對她不管不顧。再想到重生以後發生的事情, 林芊芊如何會饒過罪畏潛逃的林璧。
看出來老太太不想給她管家權後, 林芊芊便也不着急。屋外天寒地凍, 屋裏又都點了碳火盆,弄死個把人已經是簡單至極的事了。現在的林芊芊想的都是凍死長兄, 還是關上通風的窗戶讓長兄死于碳盆沒散出去的毒氣裏。
林芊芊心忖,還挺難選擇的。
京城寸土寸金, 林家又租的急, 也就只有這處普普通通的小四進宅子還能湊和了。
按之前的安排, 老夫人帶着林琳和林芊芊住四進,三進留給梁姨娘和兩個林家小少爺,二進給林老爺做書房和待客的前院。所有倒座房就是家下人等住的地方和廚房庫房。
不想到了京城時,林家直接删丁減員了。
于是老夫人便帶着林家兩位姑娘住了三進,林老爺自己住二進,考慮到林大少爺和未來的大少奶奶,直接将家裏的四進留給了林大少爺。
雖然林大少還不知所蹤,這房子也未必能住到林大少爺娶親那一天。
林琳是長姐,林芊芊又有意做秀,便将三進的東廂房讓給了林琳。林琳沒客氣的帶着人去了東廂房,壓根沒看林芊芊略微扭曲的神色。
東廂房也不算大,是隔成裏外兩間的套房。推開裏間的門,正對着的是個通頂立櫃。櫃門塗的黑漆,上面幾個過時的雕花,看着就又沉又悶。
裏間左右靠牆的位置是張架子床,靠窗戶的位置則是挨着窗戶壘砌的一鋪暖炕。邁步進來又發現挨着架子床的這邊牆下擺着梳妝臺和臉盆架。
林琳又着重看了一眼架子床床頭床尾處用布簾子擋住的地方,床頭的位置是個私密空間,這個時空的人喜歡将浴桶等物放在此處。床尾就不用說了,那裏放了恭桶和香爐等物。
看過了裏間林琳便讓茵兒收拾行李,自己去了外間。
外間擺了張書案,兩架博古格,一張羅漢榻,一張雕花圓桌和一架屏風,以及一個取暖的銅熏籠,旁的零碎之物便沒什麽可說的了。
東廂房就是那種很中規中矩的鋪陳擺設,裏外看過了一回,林琳便找了本書坐在房中的羅漢榻上随意的翻看着。
茵兒帶着簡辰還有兩個粗使小丫頭将林琳的行李箱都拆開,按着林琳素日來的習慣安插器具。期間,茵兒還抽空給林琳泡了壺花茶。
裏間最先收拾出來,收拾出來後茵兒便請林琳移步裏間。看了一眼時辰,見距離晚膳還有大半個時辰,茵兒不由說道:“姑娘要歇一會兒子嗎?”
林琳點頭,讓茵兒自去忙,她自己走到梳妝臺前卸了釵珠,然後又褪去外面的比甲,斜着歪在床上看書。
從一旁拿來薄被,輕輕的蓋在林琳身上,也不管林琳什麽時候會睡着還是會一直看書,茵兒又盯着其他丫頭布置外間。
林琳的東西不多極好收拾,不過轉眼間便收拾出來了。一時收拾完主子的,茵兒就叫簡辰幾個去收拾自己的行李,晚膳前兩刻鐘再回來侍候。
至于她自己,則搬了個鼓凳坐在內室門口做起了針線。
阖家要給扶正的太太守孝,加上也要入冬了,這一季的衣衫裙襪都要做起來了。往年還有喬嬷嬷和府裏針線房一塊弄,今年就只有茵兒自己了,所以深感任務重。
“将納鞋底子的活交給咱們房裏的粗使丫頭弄,鞋面也不要繡什麽花呀朵呀的,回頭找些打孔的珠子随意穿個花樣縫在上面也就是了。裙子讓簡辰來弄,你只負責襖衫和褙子比甲。”林琳口渴起身倒水見茵兒在那裏做針線一邊給自己倒水一邊說道:“貼身的小衣我自己弄。”
“哪裏就到了讓姑娘自己做針線的地步,等明兒聯系上喬嬷嬷,也就好了。再一個府裏總不能不立針線房了吧。”
“為何不能?”将水杯放下,林琳伸了個懶腰,“林六姑娘可不是吃素的,開源她沒那個能力,節流卻不會放過。等着吧,用不了兩天林六姑娘就會向老太太提議裁撤針線房,各房的針線各房自己做。對哦,如此一來咱們房裏就又要進新人了。那褙子比甲這一類就叫她做,你單單弄那些襖衫也能松快些。”以老太太的性子,裁了針線房,每房會多增一個專管針線的下人。
茵兒‘啊’了一聲,怔怔的看着林琳,一臉的不敢置信。
林琳笑眯眯的點頭,在茵兒還沒反應過來的時候林琳又說起了對喬嬷嬷的安排。“這府裏将來如何還不知道呢,就讓喬嬷嬷呆在外面吧。你明天抽空出去一趟,看看喬嬷嬷那邊的情況。”
茵兒愣愣的點頭,又問了林琳一句林家進京了,是不是還有危險?
林琳沒回答茵兒,只輕輕的拍了拍她的肩膀。
肯定的呀~
……
林家就這樣安頓下來了,林老爺也拿着調令出門了,先去的吏部,然後才去之前費勁心力謀劃國子監報道。
國子監祭酒是從四品,林老爺當初在涼州的時候則是正四品,但為了能離開涼州入京城為官,這也是沒辦法的的辦法。
好在國子監祭酒也是個極容易發展人脈的地方,像他這種剛剛入京的地方官也确實需要好好的發展一回自己的人脈,等在京城站穩了腳根再細細籌謀。
正式入職後,林老爺就開始早出晚歸的當差了。家裏的一應大小事宜便都交給了老夫人。
本來初入京城以及林老爺剛剛入職,林家應該辦幾回宴席的,可林家這邊卻在給主母守孝,一時半會兒的還真不好宴客。
林老爺看重自己的名聲和仕途,又擔心初來乍到會被人找麻煩,所以在規矩禮儀上不敢有半天不合禮的地方。然而內裏如何,怕是只有夜夜耕耘的林老爺最清楚了。
林琳讓朱錦弄了鬼打牆,再以兩個林身下人閑聊的方式側面告訴一牆之隔的普東和向北林家遭遇的苦逼事,之後留下林家現在的住址便撤了。
林大少爺在知道梁氏和她所出的兩個兒子都沒了的時候,自是喜出望外,不勝狂歡。笑罷更是打發人再将消息打聽一遍,随後便興高采烈的回林家了。
而另一邊,晏季也找了些關系謀了份差事。即五城兵馬司,南城副指揮。
五城兵馬司分為東南西北中五城,每城一個正六品指揮,四個正七品副指揮。負責巡捕盜賊,疏理街道溝渠及囚犯、火禁等事。晏季身上原就有個正七品的爵位,謀個正七品的副指揮也不算難事,之後走馬上任,也算有了正經營生。
至于林家這門親事,晏季只叫昌海盯着那邊的消息的。不想數日過去了,晏季在知曉了林家的消息後跟林琳一樣的震驚了。
都這樣了,還蹦跶呢?
“怎麽五姑娘的消息這麽少?”
“林家下人都不是嘴嚴實的,二兩貓尿幾兩銀子就沒什麽不敢說的。”昌海也是納悶,林家下人連老夫人半夜睡覺總放屁這種事都說了,怎麽偏偏嘴上超生的沒提林五姑娘半句不好呢。“許是林姑娘不受家裏重視,一應飲食起居只叫貼身丫頭和奶娘侍候吧。”
“不過奴才也聽林家下人說過五姑娘性子沉悶不喜多言,平日裏只呆在自己屋中,不如六姑娘活泛,聰慧機靈。”頓了頓,昌海又道:“對了,好像五姑娘離開涼州的時候還往養生堂捐了米糧舊衣粗布,還施過粥。”
晏季垂眸看了一眼快完成包漿的佛珠,又露出一抹雲淡風輕的淺笑,“不覺得這裏有些矛盾嗎?”
昌海:有嗎?
不說不覺得,怎麽自家爺這麽一說就覺得有了呢?
晏季沒管已經迷糊的昌海,又問道:“林家那邊有下帖子嗎?”
按理來說晏季是不可能知道林家阖家進京的,既然不知道就不會主動去拜訪。所以想要去林家一探究竟,就只能等林家給他下帖子或是來個‘偶遇’了。
昌海搖頭,不過卻告訴晏季林家大少爺林璧已經回林家了。
說到這裏昌海就又生出一抹疑惑,他手下養了些人,這才能知道些各路消息,可林大少爺就帶了兩個貼身小厮來的京城,主仆三個沒一個看起來靠譜的,他們又是怎麽知道林家進了京城并且住在何處的呢?
事情真是越來越有意思了!
晏季一手拿起那塊綠檀木,一手舉着刻刀不停的在上面比劃着,面上一派歲月靜好的樣子,但說出來的話卻無端的讓人顫栗,“事情當真是越來越有趣了,就是不知道咱們這位五姑娘在裏面扮演了什麽角色。”
“爺是說五姑娘?”
“五姑娘…想辦法送個人進去。”晏季在那塊綠檀木上比劃了半天最終還是沒有下刀,擡頭看向昌海,笑道:“我頭疼,請廖太醫來一趟。”
昌海抽了下嘴角,覺得這個理由半點不走心。卻仍舊恭敬的應下來出去請人了。
等昌海離開,晏季走到窗前,看着陰沉沉的天,一邊将綠檀木放在手裏揉搓把玩,一邊想着林五姑娘的兩次失憶。
哦不,已經不止兩次了。
這位五姑娘一遇到危險受到驚吓就會習慣性的失憶。
聽說之前是什麽都不記得了,後來則是只記人不記事了。
呵,到是有趣!
作者有話說:
最近不是很舒服,最要命的是不知道哪裏不舒服,作者懷疑是犯了懶病,可作者真沒偷懶(不出意外,炮二下周就改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