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3 章

第63章

晏季跳下馬, 随手将弓箭遞給等在一旁的百安,站在百安一側的昌海也上前接過缰繩将馬牽到一旁飲水。

“竟比以前精進了許多!”沼陽候世子孟帕瑚笑着上前捶了捶晏季的肩, “你小子是不是偷偷練習了?”

晏季淡然一笑, 回複好友:“或許。”

笑容溫和讓人如沐春風,心情舒坦。

孟世子正在心中感慨好氣度時,就看到晏季從手腕上摘下一串沉香木的佛珠放在手裏盤着,不由想到好友最近的嗜好。

“前兒得了幾塊好木頭, 巴掌大, 頂多能雕個佛珠手把件。我讓人給你送過去了, 你瞧着可還能用上?”

“正要謝你呢。”晏季對孟世子點頭,“那塊綠檀雖然只有一點, 卻奇香無比,極是難得。其他的也好,雖有比它更貴重的,卻多不及它渾然天成。”

對木頭并沒有多少研究的孟世子擺了擺手,只說了句你喜歡就好。随即又跟晏季說起了這兩日聽說的事。

“我記得你早年定了一門親事,正是涼州林家的姑娘?”孟世子揮退了侍候的下人,眼睛看向不遠處三五一夥的其他世家子弟,低聲與晏季說道:“前幾年曾跟着我老子路過涼州, 那日在虹光樓吃酒竟遇到了林家長子。我還以為認錯了人, 不想他倒先認出了我來。”

也是那次去涼州, 孟世子才知道好友的未婚妻竟也在涼州。

“林家長子?”晏季想了一下林家的情況,不禁問道:“林璧?”

孟世子點頭, 肯定好友的答案:“對,就是林璧, 林子陽。你再想不到他跟我說了什麽?”

“說了什麽?”總不會是替他妹妹來退婚的吧。

“那林家六姑娘竟是重生之人, 通曉未來。”

重生之人?

‘重生’這個詞一出現, 晏季的腦海裏就想到了‘穿越’。他好像天生就知道重生和穿越兩者間的不同一般。壓下那股熟悉又陌生的感覺,晏季開始用大拇指一顆一顆的搓佛珠,一邊搓一邊想着這個消息。

“那日我們就在虹光樓一樓大廳裏說了這些話,我瞧那林璧也不想個有城府的,也不知道這個消息是不是已經傳開了。”孟家的後院也不是太平的地方,他父親不光有好幾個嫡庶兄弟,也有好幾個兒子。孟世子之所以為成為世子,除了他嫡長子的身份外,還因為他的外家。

宮裏華妃娘娘是他母親的表姐,當初華妃父母早逝便被養在了他外祖家。表姐妹從小一處長大,聽說他母親讀書識字還是華妃娘娘手把手教的呢。

因着這層關系,孟世子母親在孟家的日子是極好過的,連帶着她所出的兒女也都極得府上長輩寵愛。

但其他人家寵妾滅妻的事卻是層出不窮的。就像林家,逼得記名的嫡長子連夜出逃的也不算是新鮮事。

擡頭看了一眼好友,孟世子不由替他擔心起那位林家五姑娘的情況了。

做為嫡出,孟世子是最瞧不上庶出的,心忖庶出的要是得了寵,那嫡出的日子定然不好過。

尤其是那位林五姑娘還自小沒了親娘。

晏季自嘲自己太過涼薄,在聽了林家的事情時竟完全不擔心自己的未婚妻,想的竟都是如何退掉這門不靠譜的親事。

不是林五姑娘不靠譜,而是林家就不是靠譜的人家。這種重生之事一但傳揚開來,林家必是衆矢之的,結局已經不言而谕了。與其跟着林琳陪綁,還不如趁早撕撸開,一拍兩散,各求平安。

看向昌海,昌海明白的點頭,随後騎馬先行回城打探消息去了。

下晌,與一群出城打獵的世家子弟們滿載而歸,晏季心裏并沒有裝多少林家的事,滿腦子想的還是五年以上,牢底坐穿這種莫名冒出來的陌生詞。一直到與衆人分開,見了自家的老管家聽說了林璧吃了閉門羹的事,晏季才回過神來。

換了身袍子,晏季對老管家吩咐道:“剛席上只顧着喝酒了,讓竈上給我煮碗素面,我吃過後還要出門。”

“少爺還要出門?”老管家看了一眼天色,勸道:“再有個把時辰就宵禁了。”

晏季沒有言語,只閉上眼睛專心的搓佛珠。

這個手感…還是不對。

且不說晏季吃過素面,又見先一步進城打探消息的昌海回來了,便帶着昌海去了林大少爺租下的那處房子。

因那處離晏府只有兩條街的距離,所以晏季與昌海是走着過去的。一路上昌海還将他打探的消息都說與晏季知道,也讓晏季在見到林璧前對林家和林家人有了些了解。

林老爺拿到了吏部的調令不日就要進京,林家的表妹姨娘扶正了,重生的六姑娘和五姑娘都是嫡出了。

對了五姑娘受到驚吓失憶失聰外加毀容了。

等聽完昌海的消息後,晏季便覺得哪哪都不對勁。但想到一會兒就要見到林璧了,晏季便先壓下心底的疑惑準備等套過了林璧的話後再分析一回哪裏不對勁。

~

京城如何暫且不說,只說涼州這邊林老爺恐節外生枝推拒了所有歡送儀式,帶着全家老小啓程了。

林老爺頗有些城府,他擔心路上會有意外,特意聘了三家镖局護衛他們去京城。

一家镖局負責他與林老夫人的安全,一家镖局負責梁氏母女和兩個兒子,一家則負責林琳和行李及家下人等的安全。

林琳聽朱錦說了林老爺的安排後,暗暗罵了一句老狐貍,便也帶着茵兒也做了些準備。

林琳以坐在馬車上不方便為由,換了套質量不錯卻完全不能跟林芊芊那種大家小姐相比的裝束。

将頭發用緞帶梳成兩條辮子,發上只帶兩支釵玉簪兩朵紗堆宮花,再無其他。手腕上的镯子,腰間的玉佩宮縧林琳也都摘了。

裏面一件斜襟立領小襖,一條腰上縫了扣子和暗兜的闊腿褲,外面再一件及膝比甲,為此林琳還特意做了一雙系帶繡花鞋。

外面罩件鬥篷,再戴上一頂帷帽,等上了馬車再将鬥篷和帷帽去了,旁人也極難發現林琳裏面穿了什麽。

不想在逃竄的時候讓茵兒脫了後腿,林琳也叫茵兒如她這般收拾自己。

對了,林琳還以馬車太小為由,只叫茵兒跟她坐一輛,将包萬兒和簡辰打發到後面的馬車上與其他丫頭和行李坐在一處。

時至秋末,天氣漸冷,林老爺又是文官便也坐了馬車。

林老爺與兩個兒子一輛馬車,路上時不時的還要考較一回兒子們的學業,這一輛馬車在最前面。

他們之後便是老夫人的馬車,老夫人一個人坐一輛馬車,上面有丫頭和心腹婆子陪着說話侍候。

再往後便是梁氏和林芊芊的馬車,娘倆個的馬車上裏沒留任何侍候的人,一來是想要說說貼己話,但兩人貼身侍候的丫頭都是新提上來的,并不信任。二來也是路途遙遠,人多車擠。

她們母女之後便是林琳的馬車和家下仆人做的馬車和裝行李的車輛。

林老爺雖然想要早些入京,卻也不敢太趕路,路上到是走的飛快,但每日天光大亮後再出發,傍晚不到便入州鎮驿站歇息,只走官道大道,規避危險。只是如此行了三五日,偏不巧這日行至途中竟下起了雨,衆人雨中趕路着實艱難,林老爺便吩咐去附近茶寮暫歇避雨。

往常路上歇息時,林琳都不會下馬車,理由都是臉上有傷不想見人。但今日下了好大的雨,茶寮又只有他們一波客人便不好再‘矯情’的呆在馬車裏了,于是領着茵兒進了茶寮。

林琳與茵兒進來的時候,林家的兩個小少爺已經在茶寮裏撒歡的跑來跑去了。老夫人坐在一處椅子上,林芊芊站在廊下用手接着水珠玩,林老爺撫着胡須看向茶寮一面牆上不知哪個狂生提的字。

看一眼吩咐下人,張落吃食的梁氏,林琳便帶着茵兒走到茶寮的角落坐着。

就在這時,意外發生了。

一群蒙着臉的黑衣人突然從茶寮後面沖出來,對着家丁和镖師就是一通砍殺。

因事發突然,再加家下人等都不曾遇見過這種事情直接被這一情況吓傻了,有的直接轉身就跑,有的鑽進了桌子底下瑟瑟發抖。

梁姨娘此時正好離林老爺極近,見有人朝林老爺揮刀,不由吓得尖叫出聲。不想下一瞬間,梁姨娘就被林老爺拽了過去擋在了自己身前……

林琳眼瞧着老夫人翻了個白眼‘暈’過去了,梁姨娘被林老爺拉去擋刀,不由看了一眼林芊芊,随即拉上茵兒直接從窗戶翻了出去。

之後也沒朝着馬車的方向跑,更沒想過搶匹馬殺出重圍,而是拉着茵兒朝着附近的山上跑去。

林家下人四處逃竄,往哪裏跑的都沒有,也有人想要架着馬車或騎馬逃跑,不過卻都被那群蒙面黑衣人射殺了。林琳不想暴露自己會騎馬和會功夫的事,便只拉着吓傷的茵兒去爬山。

山邊有樹木草叢做掩護,林琳直接帶着茵兒躲在草叢裏,然後趁茵兒不備拿出銀針悄悄的紮在茵兒身上,見茵兒身子一軟暈了過去,這才将其收進空間,又折返回去。

林琳掩住身形觀察茶寮那邊的情況,發現現場死傷無數,但老夫人和林老爺竟然都還活着。不過看了一眼圍在他們身邊的镖師們,到也不覺意外。

不過梁姨娘死了,林家的二少爺也死了,林芊芊正和自己最小的弟弟撲在梁姨娘的身上哭得上氣不接下氣。

啧啧啧,這群黑衣人也不行呀。

一番打鬥下來,黑衣人見久攻不下便退走了,林琳見此叫來朱錦讓其附身在茵兒身上,然後背上‘昏迷’的自己回茶寮。

如果老夫人死了,林老爺要丁憂三年,三年後還未必能順利起複。所以老夫人的安保級別跟林老爺是一樣的。事發時,老夫人暈死過去了,未必不是一種保命的好辦法。

那群人的目的肯定是沖着重生的林芊芊來的,但林老爺還準備拿林芊芊當籌碼,待價而沽,自不會讓人将林芊芊帶走。如此一來,在重重保護下的林芊芊毫發無傷,但被林老爺拉去擋刀的梁姨娘和看到這一幕的林二少爺就沒那麽幸運了。

此時看着林老爺一臉難過的說着夫人為救他而亡,不知情的人的或是沒看到那一幕的人許是都要相信他了。

“是茵兒,是茵兒和五姑娘。”在這樣的氣氛裏,‘茵兒’背着昏迷的五姑娘踉跄的回到茶寮自是引人注目。

然後在那裏唱作俱佳的林老爺也抹了一把臉上的淚,一臉慈父的走了過來。“五丫頭沒事吧?”

‘茵兒’搖頭,在丫頭婆子接過林琳後,白眼一番也暈了過去。

等到茵兒再次醒來的時候,先是目瞪口呆的聽說是自己将五姑娘背回去的,然後又聽說五姑娘受到驚吓又失憶了。

茵兒:“……”

說不定她也失去了一段英勇救主的記憶。

╮(╯▽╰)╭

林琳一直昏迷着,等醒來後便失憶了。自己是誰,自己在哪都是一問搖頭三不知。林老爺聽說後,仿佛已經習慣了一般的搖頭嘆氣,然後便去處理襲擊那事了。

梁姨娘和林二少爺以及不少林家下人遇害,這怎麽說都是大案子,尤其是被襲擊的還是朝.廷命官及其家眷。

但林老爺卻以調令在手要盡快趕赴京城為由将案子拜托給當地州府,并将梁姨娘等人的屍身棺椁和兩個心腹管事在當地,便繼續帶人進京了。

發表評論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相關文章